疫情持續,不少市民均出現情緒問題。利民會旗下24小時精神健康熱綫「即時通」在過去半年錄得的求助數字持續上升,最近一季(7至9月)處理12,650宗來電求助,是自去年第一季以來的最高位,平均每日處理約141宗,亦較去年每季平均處理增27%。而涉就業或經濟壓力的求助更多達3,036宗,佔整體數字24%,即每4個來電就有一個涉及經濟困難。
王女士在疫情下一度有數個月無工開,由疫情前可獨力照顧親友生計,變成連劏房租金也交不到,只能靠吃麵包果腹,壓力導致她的睡眠和情緒均出現問題,甚至會無緣無故哭泣,但因擔心嘈到鄰居,只能在深夜時分細聲致電「即時通」疏導精神壓力,她形容每次致電後情緒都能紓緩,總算捱過了最困難的時間。
精神健康熱綫「即時通」自去年1月至今年9月期間,累積接獲71,258宗求助電話,而今年9月份則創下單月新高4,313宗,而熱綫在過去一季接獲的來電比例分佈如下︰
- 與就業或經濟壓力相關︰24%
- 精神困擾︰23%
- 一般健康困擾︰20%
- 人際關係︰14%
- 家庭問題︰9%
- 感情困擾︰7%
- 諮詢社區資源或尋求轉介︰3%
經濟環境造成求助數字增長 料仍會持續2至3年
利民會高級經理(臨床及質素保證)鄒淑嫻直言,過去多年來向機構求助的人數有增無減,而由今年2至9月期間,恒生指數走勢與熱綫接獲來電數字成反比,反映本港經濟下行的同時,本地精神健康服務需求明顯增加,相信經濟環境造成的求助數字增長仍會持續2至3年。
利民會研究及發展經理黃欣欣指,在101名已接受服務超過半年的熱綫會員進行調查後,發現有36%認為比半年前減少了因情緒而影響日常工作或正常活動的日數,約3成亦減少了使用緊急醫療服務的次數。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強調,不少人在經濟轉差時容易鑽牛角尖,呼籲如發現自己出現情緒不穩、且影響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,就應向相關人士求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