口罩令撤銷一個月後,街上仍有大約7至8成市民繼續戴口罩。一直關注社區精神健康的組織利民會,其《即時通》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近一個月內錄得38宗個案,表達口罩令撤銷對其情緒及精神健康帶來影響,當中20至35歲組別人士佔近6成,部分疑似出現焦慮症相關症狀,有社交焦慮的人更難脫下口罩。
利民會在三月至四月期間,收到38宗市民來電表達撤銷口罩令的看法。有來電者指,沒想過脫下口罩後會在社交場合變得膽怯,十分擔憂別人看穿自己缺乏自信,故即使在重要場合也不敢脫下口罩,擔心失儀;另有來電者指自口罩令撤銷後,感覺彷彿同事們的容貌成為公司上下的話題,不禁想像自己成為取笑對象,每天起床也需花很多時間整理儀容才敢上班。
早前政府專家顧問指不建議學生長期戴口罩上課,因會影響他們學習。不過,至今仍有9成學生繼續戴口罩上課,利民會亦收到有家長來電,指因憂慮病毒對小朋友影響較大,不想小朋友除口罩,惟小朋友開始面對朋輩壓力,認為不應再戴口罩,因而與家人產生分歧。
利民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江偉賢博士指出,大腦本能會自動把每天重複做的事情視為日常,三年前市民需學習適應社交距離、戴口罩以至對疫症的恐懼,如今宣布復常,市民同樣需要適應,而且過程亦不容易。當沒有視像會議的美顏功能,沒有口罩作交流中的緩衝,市民需以真面目示人,對於有社交焦慮的人而言是一大挑戰,他們承受的不是口罩對身體帶來的侷促感,而是內在對自我形象的不安全感,這種較深層的不安更容易被社會忽略。
對於部分人對疫症仍存有恐懼,江指如市民曾病重,甚至有親人因此離世,哀傷可能還未褪去,當社會突然宣布復常,不少人可能未能調適心態。每個人也有屬於自己復常步伐,脫下口罩造成的不適感會隨時間慢慢淡化,市民若發現自己的情緒大幅波動,便應主動尋求專業協助,如利民會24小時服務的即時通熱線 (公眾熱線: 3512 2626)、全港各區的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等,「願大家帶着對彼此的一點尊重和包容,迎接真正的復常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