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2-12-052023-05-18

疫情衝擊經濟 《即時通》熱線求助急增近3成

疫情衝擊經濟 《即時通》熱線求助急增近3成

新冠疫情重創本港經濟,市民承受不同程度的經濟壓力,影響精神健康及日常生活。利民會《即時通》最近一季(7月至9月)處理12,650宗求助來電,較去年每季平均數字急增27%。其中,每4宗來電便有1宗表示精神困擾與就業或經濟壓力有關。利民會預計,在充滿不確定性的全球經濟氣氛下,將有更多市民情緒受影響。

利民會高級經理(臨床及質素保證)鄒淑嫻憂慮,長期經濟低迷會為市民帶來精神健康危機。▲ 利民會高級經理(臨床及質素保證)鄒淑嫻憂慮,長期經濟低迷會為市民帶來精神健康危機。

利民會高級經理(臨床及質素保證)鄒淑嫻直言,過去6個月《即時通》接收的求助電話數字持續飆升,9月份更創下單月新高,接獲4,313宗來電。該會過去服務經驗所得,長期經濟低迷會為市民帶來持續的焦慮感,甚至精神健康危機。《即時通》今年第三季受就業或經濟困擾求助個案數字累計達3,036宗,按年增幅逾6成。

經濟下行刺激來電需求

鄒淑嫻說:「每4個求助即有一個涉及就業或經濟壓力,反映市民急需直接、持續和主動的精神健康支援服務,以疏導劇烈而漫長的精神健康壓力。」面對急增的服務需求,《即時通》積極推廣專才義工招募計劃,並推行在家熱線支援,讓義工在疫情期間毋須到接線中心,可於家中遙距接聽來電,「就此我們設立了完善的保密系統,保障雙方私隱度。」

《即時通》義工、退休社工甄寶盈分享,以遙距模式支援深宵來電。▲ 《即時通》義工、退休社工甄寶盈分享,以遙距模式支援深宵來電。

目前在家熱線支援行列有54名具心理及輔導工作背景的義工,包括退休社工甄寶盈(Mary)。她分享,來電者大多孤立無援,身邊缺乏可信賴的對象,只盼有人明白他們的感受:「他們都怕自己做出錯的決定,熱線為他們提供即時情緒支援,扮演着重要角色。」甄寶盈續指,遙距支援模式讓她能支援深宵來電,不受地域及交通因素影響。

夜深人靜容易情緒爆發

疫情下的焦慮感,為不少來電者帶來睡眠問題。按《即時通》數據,於深夜12時至凌晨5時致電求助的個案佔近兩成。會員王小姐憶述,疫情期間曾有數月無法開工,連租金也差點交不起,壓力如山大,漸出現睡眠問題,每晚睡不夠兩小時。她說,凌晨2、3時特別難過,會不由自主鑽牛角尖,又不欲打擾朋友,幸有《即時通》熱線。她每晚也會致電熱線,讓負面思緒得以排解:「傾談後整個人放鬆很多。」

《即時通》計劃會員王小姐表示,在疫情下的困難日子,每晚都會致電熱線。▲ 《即時通》計劃會員王小姐表示,在疫情下的困難日子,每晚都會致電熱線。

利民會研究及發展經理黃欣欣指出,該會今年訪問101名已接受服務逾半年的熱線會員,有會員反映《即時通》的好處在於24小時服務,沒有時間限制,而且容易接通。服務亦有顯著成效,36%受訪者表示因情緒而影響工作或正常活動的日數,較接受服務前有所減少。

利民會研究及發展經理黃欣欣指,會員接受《即時通》服務後精神健康狀況有改善。▲ 利民會研究及發展經理黃欣欣指,會員接受《即時通》服務後精神健康狀況有改善。

在不確定的大環境下,每位市民都應該提高對自身精神異常情況的敏感度。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指出,人們遇到經濟問題或會退縮,為了「面子」而不向他人傾訴:「面對逆境人會容易傾向從最壞方向想,出現「鑽牛角尖」。」他鼓勵大家多與身邊人傾訴,亦可透過靜觀練習減壓;如自覺精神健康欠佳,應盡快求助。

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建議,市民如自覺精神健康欠佳,應盡快求助。▲ 精神科專科醫生麥永接建議,市民如自覺精神健康欠佳,應盡快求助。

《即時通》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電話 : 3512 2626

利民會《即時通》24小時精神健康熱線全年無休,無間斷為受情緒困擾人士、精神復元人士及家屬提供的精神健康支援,工作人員會評估來電者的精神及情緒狀況、提供免費即時情緒支援、及社區資源服務介紹;更鼓勵來電者加入成為會員(費用全免),以獲得持續的跟進和定期關顧。

另一方面,《即時通》定期提供為期3個月的義工訓練,讓有志者通過全面的訓練,學習專業知識和技巧。相關技巧不但能應用於義工服務,亦能為家人朋友疏導情緒,以及幫助留意自身的情緒反應。

《即時通》計劃有賴利希慎基金、周大福慈善基金及嘉里集團資助,讓服務能夠持續支援市民精神健康需要。利民會冀當局能正視相關服務需求及其顯著成效,加強醫社合作,使熱線能在社區繼續發揮情緒支援功能,並協助病患和復元人士自我精神管理。

利民會於1984年在香港成立,為一間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,是國際利民會連繫會員機構。國際利民會總部設於英國,乃世界性之連繫網絡。由世界各地共同抱持推動精神健康、社區照顧等目標的非牟利會員機構組成。利民會提供綜合職業復康服務、住宿訓練服務、社區精神健康支援服務、家屬支援服務以及專項計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