定義: |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對人際關係、自我形象、情感表現極為不穩定,而且非常容易衝動。 |
原因: | 生理因素會引起情緒的不穩定性和對沖動缺乏控制,而這些症狀又會引起人際關係的不協調。在幼年時期所遇到的心理發育的困難(可能與被忽視,受虐待,或家庭管教方式中的矛盾有關)會造成在自我身份和人格方面的問題。 |
症狀: | • 情緒起伏不定 – 常有持續數小時至數天的極度憂鬱、易怒或焦慮的時期。 • 憤怒 – 暴跳如雷或失去控制,常讓別人覺得不可理喻。 • 衝動 – 表現在花錢過度,濫交,酒精/毒品/其他物質的使用,在商店行竊,魯莽駕駛或暴飲暴食等方面。 • 反覆的自殺威脅或自殘行為。 • 不穩定或緊張的人際關系 – 對人和事有極端的評價,搖擺於「全都好」的理想化評價與「全都壞」的貶低性評價。 • 明顯、長期的可變性 – 對自我形象、長期目標、友情和價值觀的不確定。 • 持久的厭倦感或空虛感。 • 竭盡全力避免被別人遺棄,無論這種遺棄是真實的情況還是患者自己的幻想。 |
參考資料:
- 思覺基金
www.episo.org/ - 青山醫院精神健康學院
www3.ha.org.hk - 美國華裔精神疾病聯盟
www.namiacs.org